第338章 郡主怀胎,权臣遇险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1624更新时间:25/09/14 02:06:45
马车轱辘缓缓转动,碾过一路的尘土,苏芊芊靠在北茗华的怀里,只觉眼皮沉重,任凭北茗华一句一句的闲聊,都抵挡不住睡意的侵袭。不到正午,她便已沉沉睡去,身边相爷也只是闭目养神,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。
珍珠掀开车帘,看到这一幕,心中了然。郡主果然是昨夜操劳过度,如今才能如此酣睡。相爷似乎察觉到她的存在,只是示意她莫要惊扰了怀中的人儿。珍珠连忙让侍卫们放轻动作,整个队伍都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。
兰氏与黄氏依旧忙碌着为苏芊芊准备着细致的吃食,而旁人则有专人照料。北冥夫人也遣了庞嬷嬷前来探望,得知苏芊芊安睡,便也放下心来。
简短的休整过后,便是用膳之时。北茗华唤醒了苏芊芊,用过餐,苏芊芊在珍珠和寒衣筑起的“林子”里方便过后,一行人便再次踏上了行程。
“唉,这年头真是不方便,要是能有高铁飞机,从苏家村到京城,不过一炷香的功夫罢了!”苏芊芊喃喃自语,这句带着未来气息的感叹,让北茗华心中一动,好奇这“高铁飞机”究竟是何物,竟能如此神速?
他们的车队规模不小,赵家、林家、北冥夫人以及苏家的人,加起来足有二十余辆马车,声势浩大。路途上倒也不算匆忙,七日后,众人方才抵达京城。
苏芊芊遣珍珠和寒衣护送林紫烟和赵家的人各自归家。自己则回到郡主府,洗漱一番后,再次沉沉睡去。即使躺在自己熟悉的床榻上,她仍能感到一股残留的颠簸感,似乎是坐马车太久,还未完全适应回家的节奏。
就在她安心小睡之际,二师兄的喜脉诊断又一次回响在耳边。他十分确定地告诉她,她的喜脉强劲,定然是怀上了!即便无需把脉,苏芊芊也已心知肚明。一是例假该来时未到,二是她近日来嗜睡的毛病愈发严重。就连在马车上与北茗华说话,都能下一秒就沉沉睡去。她精通医理,自然明白这便是孕初期的典型症状。
她原本还打算在家中再休养几日,然而北茗华在回京的当晚,便被皇上召入了宫中。他随同前往乡下耽搁了些时日,加上近期朝中之事也理顺了许多,皇上正有意提拔新人,便趁此机会召他详谈。这一谈,便像是拉开了漫漫长夜的序幕,似乎要聊到天明。
幸好,离家前他已告知苏芊芊,并嘱咐珍珠等人好好照顾她。只是,事情的发展却并不如他所愿。
皇后突然发动了!
且这一胎,皇后已是足月。皇上闻讯大惊,急忙召集所有太医赶往皇后的宫中待命。所幸,皇后早有准备,宫中的御用产婆以及相关物品皆已备齐。北茗华见状,不便再继续滞留宫中,便起身赶回家中,准备照料他的妻子。
而皇后的生产过程,却显得异常艰难。或许是皇后为了让胎儿更好地发育,饮食上格外注意,导致胎儿过大,以至于生产时迟迟未能“开十指”。皇后本就身形娇小,生产的阵痛让她倍感折磨,直折腾到天明,宫口才堪堪开了六指,而她已是筋疲力尽。
赵太医等人在一旁备着汤药和人参片,却也束手无策。王公公前来请示上朝事宜,皇上直接下令,让北茗华代为主持今日的朝会,而自己则寸步不离地守在后宫。
直到产婆脸色苍白地从内室走出,向皇上禀报:“回禀皇上,娘娘出血了,可孩子尚未出生,宫口仅开六指,娘娘已是强弩之末。”
皇上闻言,脸色骤变,立刻招来昨夜一同值守的赵太医:“你去看看。”
赵太医应声,产婆先行入内准备。赵太医背起药箱,快步跟入,为皇后诊脉。诊断过后,赵太医唤来女医官,两人一番商议后,赵太医才从内室走出,神色凝重地对皇上说道:“皇上,娘娘已无力气。依臣之见,恐怕还得请苏郡主前来。”
他口中的“苏郡主”,便是指苏芊芊,意在请她前来施展那“手术”。皇上闻言,脸色愈发惨白。皇后母子万万不可有失!他深知苏芊芊在医术上的造诣,尤其是那“手术”之法,但他顾虑重重,毕竟事关皇后。
他又令其他太医入内诊脉。片刻后,众太医纷纷出得内室,皆是一脸腿软。按照他们过往的经验,这已非保大保小的抉择,皇后此刻有气无力,若再拖延下去,胎儿恐怕会窒息在腹中。在“死道友不死贫道”的心理驱使下,几位太医不约而同地提出了相同的建议:“皇上,唯有请苏郡主!”
在他们这个时代,“手术”尚属新生事物,是前所未有的治疗手段。赵太医一家便对此深信不疑,他们将其视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式。然而,对于皇上以及朝中部分大臣而言,这虽然是一项可以推广的新技术,但一旦牵扯到自家亲眷,尤其是像皇后这样身份尊贵的女子,想法便又截然不同了。
赵太医之所以敢于提出此议,一是因为目前看来,苏芊芊是手术的翘楚,加上先前“棺材救子”的先例,已证明了她的能力。二是苏芊芊毕竟是女子,在这种私密的情况下,由女子来施展手术,自然比男子更为合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