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故人重逢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1600更新时间:25/09/15 22:17:36
骆汐黛冲着公仲秋韵做了个鬼脸,随后又冲着骆钦衡做了个鬼脸,才开心地跑开,她很聪明地给两人腾出了谈话的空间。
骆钦衡嘴角含笑,故作无奈地摇摇头:“太子殿下,您实在是太宠黛儿了。”
公仲秋韵爽朗一笑:“哈哈,黛儿这么可爱,谁不喜欢呢?”他随意地坐下,看着骆钦衡认真研磨茶叶的模样,笑道:“瀚月,看你煮茶,真是一种享受。”
骆钦衡微微笑着,双手捧上茶盏:“太子殿下喜欢,就多喝一些。”
公仲秋韵端起茶盏,一股幽雅清静的香气扑鼻而来。他浅浅抿一口,甘鲜醇和的味道在唇齿间慢慢溢开,回味无穷:“好茶,还是瀚月煮茶厉害。”
公仲秋韵感叹一句,又很快转移了话题:“我这次来,除了看你,还有别的事情和你说。”他抬眼扫视一圈,确定院子里只有他们二人,便压低了声音:“如今骆侯得胜归来,之前那件因为平叛而暂缓的案子,也要提上议程了。”
说起正事,骆钦衡放下茶杯,定定地看向公仲秋韵:“什么时候?”
“明日御史台就会再次向父皇递交奏折。这些年来,难说何进没有包庇过何朔。父皇一向以仁义治国,何进身为户部尚书,竟纵容同族为非作歹,定会被严惩。”
“何进一直暗中支持瑞王殿下,”骆钦衡知道这才是公仲秋韵密切关注此案最重要的目的之一,“这次他出事,瑞王那边应该会很头疼吧?”
“哈哈,知我者,瀚月是也。”公仲秋韵眼中闪过一丝精明,“何进退下来后,户部尚书一职便空缺了。我打算推举户部侍郎张甘担任。”
“户部掌管国库,关系国计民生。张甘一向清正廉明,由他来担任最合适不过。张甘得殿下提携之恩,日后定会感念殿下的。”
“瀚月,你是知道我的,我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。瑞王一直结党营私,弄得整个朝堂乌烟瘴气。我希望朝堂中能多一些品行纯良之辈。”
“嗯,我懂得。”
两人相视一笑。
上报何进的奏折还未批复,骆在全和骆平斌便回来了。
皇帝派大臣在承安门先行迎接。骆在全和骆平斌端起酒杯,面朝皇城致谢。他们一口饮尽御赐的美酒,翻身上马,向侯府狂奔而去。
朱静婉早一日回府,她与骆钦衡、骆汐黛一起在家中等候。她虽年过三十,身姿依旧柔美多姿,风韵犹存。
一阵咚咚咚的踏步声传来,高管家高声喊道:“侯爷和大公子回来了!”
朱静婉“蹭”地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,快步走向门口。
骆在全大步走进来,一眼便看到了朱静婉。他轻轻握住她的双手:“夫人,累你担心了。”
朱静婉眼眶含泪,哽咽道:“侯爷,你们平安归来就好。”
骆钦衡关切地看着骆在全和骆平斌:“爹、大哥,你们可有受伤?”
骆汐黛早已哭着扑到骆在全的怀里,诉说着这段时间的思念与担忧。
一家人闹了好一阵,直到高管家轻咳两声,提醒众人圣上还在皇宫中等着骆侯赴宴,方才安静下来。
骆在全又安慰了朱静婉和骆汐黛几句,然后指着骆平斌身后一人说道:“给你们介绍一个人——夏凝启。这次多亏他仗义相助,我们才得以如此迅速地结束战局。”
……
骆平斌身后,一个少年缓缓走上前。骆钦衡看着少年那双妩媚多情的桃花眼,脑袋“嗡”地一下,瞬间一片空白。
骆在全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:“飞乾是前谏议大夫夏华墨的儿子。夏华墨在朝堂上一向直言敢谏,十五年前因为顶撞圣上被罢官,举家返乡,从此没有了音讯。我那时常年在外打仗,未曾有机会与他深交,实乃一大憾事。”
夏凝启神情变得悲伤,沉声说道:“先母从小告诫晚辈,要时刻牢记先父的风骨。晚辈一直铭记于心,不敢懈怠。这次侥幸帮助了骆侯,晚辈不胜荣幸!”
“不要这么说,”骆平斌拍着夏凝启的肩膀,满脸赞许,“这次多亏了你的计谋,我们才能避免一场恶战。不然就算胜利,人数也会折损一半。”他顿了顿,继续道:“爹已经向圣上请旨嘉奖。一会儿换好衣服,我们一起进宫面圣。”
见父亲和大哥如此信任夏凝启,骆钦衡心中虽有疑虑,却也不好再说什么,暂时压下心中的怀疑。
骆在全、骆平斌和夏凝启换好衣服进了宫。朱静婉招呼他们吃午饭。骆钦衡想了想,偷偷找到府中护卫赵彦,认真叮嘱了几句。赵彦连连点头答应下来,当夜便离开了侯府。
这场宫宴一直持续到晚上。下午,定青侯府门前来了一个传旨的太监。骆钦衡疑惑地皱起眉头,跟随朱静婉跪在地上。
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:定青侯之子骆钦衡,天惠聪颖,风神俊悟,敦厚行义,特加封为大理寺少卿,钦此。”
“谢主隆恩。”骆钦衡郑重接过圣旨,心中仍有不真实的感觉。
这就是依靠父亲和大哥军功换来的赏赐吗?没想到皇上会将奖赏赐给自己。他深吸一口气,自己终于可以入朝为官了吗?
骆钦衡陷入沉思,连张公公离开都没有注意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