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章 大案告捷人心暖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1513更新时间:25/09/15 22:17:36

骆钦衡低头沉思,案情已基本梳理清晰,只待搜集更多确凿证据便可结案,他必须加快进度。一边思索,他一边缓步前行,在大理寺的庭院中竟意外地遇到了太子公仲秋韵。他上前施礼:“太子殿下,今日怎未在书房翻阅卷宗?”“本宫今早去了刑部,袁尚书已被下狱,三司会审还少一人。本宫已另定一人。”公仲秋韵看着骆钦衡三人,温和地笑了笑,指向身后一位圆脸男子:“这位便是刑部侍郎左青肃。”

左青肃脸上始终带着一丝笑意,显得十分亲和。他笑呵呵地向众人打招呼,众人拱手回礼,客套一番。公仲秋韵询问案件进展,骆钦衡一一详述。一行人走到他们临时设立的办案地点,骆钦衡才停下讲述。他向王朗等人复述了袁正阳的陈述,王朗和马文斌听后唏嘘不已。此案牵涉甚广,审理必须细致入微,不放过任何一丝疑点。骆钦衡和夏凝启带领人马不间断地奔走,历时半月有余,终于搜集齐所有证据。

他们将证据和证人呈报给公仲秋韵等人。公仲秋韵闻讯大怒,亲自带领所有证据,在刑部主持审理。此次轰动全国的大案,牵扯到瑞王公仲昊英的数名心腹。本以为公仲昊英会从中百般阻挠,谁料,自从他们回到凌嘉城,公仲昊英便销声匿迹,再无大的举动,甚至那两次刺杀事件,也皆是赵榆一人私下所为。这件事令骆钦衡百思不得其解。直到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,骆钦衡将此疑问告知公仲秋韵,才得知其中缘由。此次公仲秋韵坐镇监听,任用要么是亲信,要么是中立之人,公仲昊英根本无从施力,即便有偶尔漏网之鱼,也成不了什么大事,无需担忧。骆钦衡至此才彻底放下心来。

此案历时一个多月,已基本审理完毕,包括何进在内的二十余名主犯,皆因贪污官粮、欺男霸女、强占土地、奸淫少女等罪名被坐实。何进及其亲信,以及赵榆四人,均被判处斩刑,择日(三日后)在菜市口行刑,家产悉数充公。其余涉案人员则被发配边疆。曹县令因尸位素餐,被判廷杖一百,并处三年流刑。公仲秋韵带着已押送封存的卷宗,与三法司官员一同进宫面圣。

德元殿内,公仲秋韵跪下行礼:“父皇,儿臣遵照父皇旨意,对何进等人一案进行监听,现已审结。所有卷宗,全部在此,请父皇过目。”公仲嘉邦接过太监转呈的卷宗,细细阅览,脸色愈发阴沉,勃然大怒道:“这何进、赵榆、严宏深、宋冀,还有袁正阳,当真是该死!朕如此看重他们,他们竟敢欺君罔上,欺上瞒下,必须严惩不贷!”公仲秋韵见状,连忙上前劝慰:“父皇息怒,保重龙体要紧。”内监总管周邑赶紧上前,为公仲嘉邦奉上一杯用金银花等泡制的茶水:“陛下,请饮此茶,消消气。”公仲嘉邦闭上双眼,缓缓饮了几口茶,甘甜沁香,心情平静了许多。他睁开眼,看着公仲秋韵,十分欣慰:“你此次做得很好,聪慧果决,行事利落。”“儿臣不敢居功,此次皆是三法司诸位官员的功劳,儿臣不过是监听并从旁协助。”

公仲秋韵点了点头:“你没有因此骄傲,朕甚是欣慰。他们当得赏赐,你也当得赏赐。来人。”公仲秋韵抬了抬手,周邑匆忙上前。公仲嘉邦吩咐道:“取黄金千两、丝绸千匹,赏赐给太子。取黄金百两、丝绸百匹,分别赏赐给王爱卿、马爱卿和左爱卿。取黄金十两、丝绸十匹,赏赐给其余诸位爱卿,诸位爱卿办案辛苦了。”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众人连忙跪下谢恩。“嘉茂,切不可就此懈怠,后续事宜亦需妥善处理。”公仲秋韵恭敬领旨:“儿臣遵旨。”

三日后的菜市口,围满了黑压压的人群。骆钦衡带着张婆在附近茶楼坐下。他为张婆倒了一杯茶水,轻声安慰道:“张婆,喝点水吧。您一整日未进食饮水,怎能支撑?您要保重身体,还要回去告诉他们,大仇已报。”张婆低头擦去脸上的泪水,哽咽道:“大人真是为民做主的好官,宁裕国仍有如此好官……”“惩奸除恶乃大理寺分内之事,这是我应该做的。”骆钦衡微微一笑。随着一干人犯的头颅落地,此案终告一段落。骆钦衡托付王微冲护送张婆回扬州县。与张婆分别之际,骆钦衡拿出一个包袱:“张婆,里面装了一些凌嘉城的美味食物,您路上吃。”张婆的眼眶再次蓄满泪水,哽咽道:“谢谢,谢谢大人,民妇感激不尽。”骆钦衡微笑着,目送张婆的马车渐渐远去。

夏凝启凑到他耳边,低声说道:“我看见了。”“看见什么?”骆钦衡侧头问道。“看见你往张婆的包袱里放了不少银子。”夏凝启那双比桃花还要妩媚的眼眸,此时亮晶晶地凝视着他,“骆弟真是人美心也善。”人美?!骆钦衡被他逗得气急反笑,笑容明艳动人。夏凝启一时看得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