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7章 王妃巧设鸿门宴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2324更新时间:25/09/15 22:17:36

阮凝竹,这个名字在玄天教中曾经是一个令人心悸的存在。为了一个更为宏大的复仇计划,她不得不忍辱负重,嫁给了那个老态龙钟、贪婪好色的常宁王。这段婚姻,既是屈辱,也是她苟延残喘的筹码。依靠着常宁王的庇护,她得以在暗流涌动的权谋漩涡中生存下来。然而,阮凝竹的内心从未熄灭复仇的火焰。她深知,要彻底颠覆,就必须掌握绝对的力量。于是,她将目光投向了玄天教的左使——白虎。

白虎,一个忠诚而又愚钝的男人,他对阮凝竹的柔弱与悲惨身世深信不疑,将她视为需要倾力守护的弱女子。阮凝竹正是抓住了这一点,巧妙地利用了他的忠诚。她一边扮演着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角色,一边暗中策划着将白虎引入自己的复仇棋局。在一个精心设计的夜晚,阮凝竹借机接近白虎,以一种近乎施舍的姿态,透露了魔头身上身中剧毒的秘密。她不动声色地诱导白虎,让他亲手毒死了魔头,而自己则趁乱掌控了整个玄天教的权力。这一步,让她从一个被动受制于人的王妃,瞬间蜕变成了暗影中的操盘手。

就在玄天教的权力交接悄然完成之际,常宁王那个老色匹的爪牙再次出现。他听闻玄天教群龙无首,而阮凝竹的倾世容颜更是让他心痒难耐。常宁王假意关心阮凝竹的孤苦无依,实则野心勃勃,企图借着迎娶她来掌控玄天教的力量。阮凝竹洞悉了他的心思,也正是她所期望的。她顺水推舟,半推半就地应允了常宁王的求婚。她知道,这只是为了最终将他彻底清除。这一次,她不再仅仅依靠白虎,她还需要一个更强大的助力。

阮凝竹的目光转向了吴克宁。这位常宁王的得力谋士,在常宁王死后,成为了她手中最重要的棋子。苏阳菲,阮凝竹忠诚的侍女,此刻正静静地站在一旁,她看着阮凝竹,心中不免有些腹诽。那个傻乎乎的白虎,竟然还以为王妃是被迫嫁给常宁王的,以为王妃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弱女子,死心塌地地为她办事,真是蠢得无可救药!

“王妃,属下已冷静下来。”吴克宁沉声说道,眼神中闪烁着精明的算计。“凌嘉城内不少大臣都曾效忠于王爷,但如今王爷驾崩,他们是否还会效忠,尚是未知之数。我们需要周密部署,一举拿下凌嘉城,绝不能给公仲秋韵留下任何反击的机会。京城外二十里处驻扎着锐丰军,他们足有两万多人,我们必须避开他们的锋芒,争取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,攻占凌嘉城。”

阮凝竹温婉地笑了笑,她的声音柔和而充满信任:“夫君一直对吴先生推崇备至,我也同样信任您。”她知道自己在军事谋略上不过是纸上谈兵,只要目标一致,她愿意将部分权力下放给吴克宁这样的谋士。至于事成之后的利益分配,那又是另一回事了。

吴克宁沉思片刻,郑重说道:“此事宜早不宜迟,趁着公仲秋韵尚未察觉,我们应立即集结兵力,直扑凌嘉城……”他顿了顿,看向一旁的白虎,眼神中带着一丝迟疑:“玄天教,如今是否已完全在您的掌控之中?”

阮凝竹轻轻地叹了口气,脸上浮现出令人心疼的悲悯之色:“教主在他临终前,给教众们都下了‘造化丸’之毒。每个月,他们都需要服用一次解药,否则便会毒发身亡。至于结局如何,全凭个人造化,或是经脉寸断,或是头疼欲裂变成傻子,因此称之为‘造化丸之毒’。教主曾将压制毒素的药丸藏匿之处告知于我,只可惜他走得太急,未能将解毒之法传授于我……”

白虎在旁听到,心中冷哼一声,他看着阮凝竹为这些教众的安危而担忧,不禁觉得她太过善良。那些教众,手上沾染了多少无辜的鲜血,他比谁都清楚。

吴克宁听到“造化丸之毒”的说法,心中一块巨石落地。有了这致命的毒药在手,这些玄天教的教众,必将誓死效忠于他们。他抚须沉吟道:“两万锐丰军,目标太过明显。为今之计,我们必须化整为零。一个月后,在凌嘉城外十里处的仰天山秘密集结。任何逃逸者杀无赦,泄密者亦杀无赦。我去与几位指挥官说明情况。对了,王妃,‘造化丸’的毒药,您还有吗?”

阮凝竹立刻领会了吴克宁的意图,她朝苏阳菲点了点头:“有的,菲儿,去将‘造化丸’拿来给吴先生。”

“是,公主。”苏阳菲恭敬地应了一声,转身便去。

阮凝竹正想再说些什么,突然一阵剧烈的恶心感涌上心头,忍不住干呕起来。

吴克宁诧异地回头,看向身旁的谋士方亭:“方亭,你会些医术,快去为王妃看看。”

方亭上前,为阮凝竹仔细诊脉。片刻后,他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,又仔细诊了片刻,这才确信下来。他抬起头,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,对阮凝竹笑道:“恭喜王妃,您已怀有一月身孕!”

“一月身孕?”吴克宁震惊地看着阮凝竹的腹部,随即脸上露出了狂喜之色:“王爷有后了!这就是未来的皇子啊!”他撩起衣袍,重重地跪下,高声呼喊:“微臣定誓死追随陛下!”

其余谋士见状,也纷纷效仿,齐声高呼:“微臣定对陛下尽忠尽责!”

阮凝竹轻轻地抚摸着自己的小腹,一种难以置信的感觉油然而生,她的腹中竟已孕育了一个小生命。她虚扶起众位谋士,微笑着说道:“我代夫君,感谢各位先生的忠心。”

白虎在一旁,看着阮凝竹的腹部,整个人都呆住了。她竟然怀孕了?这孩子……是谁的?一个月?那不是教主的,是常宁王那个老色匹的?还是……自己的?一连串的疑问在他脑海中炸开,让他陷入了深深的震惊和混乱之中。

定青侯府,一片宁静。骆钦衡正忙碌地收拾着行囊,然而,他的思绪却早已飞远。夏凝启离开已有半月,一切是否顺利?有没有遭遇危险?常宁王的谋士和夫人,至今仍是杳无音讯,他们究竟藏匿何处?

这时,今日早朝上圣上的一番话语,又清晰地回荡在脑海中。京北路安抚使紧急传来的消息,一封绑在箭上的信,字字句句都透露着惊人的信息:南阳地区,常宁王麾下的叛军已化整为零,正向凌嘉城进发,意图谋反!京北路安抚使不敢怠慢,立即将奏折连同信件,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师。公仲秋韵在得知此事后,深感震惊。考虑到前朝公主与常宁王之间复杂的过往,他对此事信了七八分,但又担心这是否是他们故弄玄虚,意图掏空京城防御的计谋。因此,他秘密召见了骆钦衡,命他悄悄赶赴二十里外的仰天山,在那里拦截叛军,锐丰军可以任其调遣。

骆钦衡收拾好包袱,再三叮嘱赵彦和辛元良务必保护好侯府众人,随后便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京城。

当他抵达驼山时,夜色已深。他找到了付珩将军,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述了一遍。付珩将军当机立断,连夜向锐丰军下达了命令:将部队化整为零,一百人一队,秘密潜伏在凌嘉城的主要交通要道附近,日夜监视,一旦发现任何异常,立即回报。

与此同时,公仲秋韵也下达了严令:凌嘉城的九个城门,如今只开放四个,加强了城内的戒备。

六月二十二,立秋。这是一个充满变数的日子,也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席卷而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