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5章 君臣情深暗潮涌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2000更新时间:25/09/15 22:17:36
烈日炎炎,紫禁城巍峨耸立,直插云霄。朝堂之上,气氛凝重如山。公仲秋韵,这位年轻的君王,目光锐利如鹰,扫视着殿中群臣。他与身旁的骆钦衡,两人之间无需言语,便能感受到一种超越君臣的默契。那是一种生与死的约定,一种灵魂深处的共鸣。
公仲秋韵的心,在这一刻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攫住。他看着骆钦衡,那深邃的眼眸中映照着自己的身影,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酸楚。一个大胆的念头,如同野草般疯长:“若是能抛却这国家大事,将他紧紧拥入怀中,质问他心中是否还有自己?”然而,他终究是公仲秋韵,是宁裕国的储君。这份旖旎的幻想,只是一瞬的光影,便被理智的洪流冲刷殆尽。
“很好,”他清了清嗓子,打破了殿中的沉寂,“还有哪位爱卿,愿意为国分忧,挺身而出?”
他的目光如炬,穿透层层官袍,落在那些低垂着脑袋的武臣身上。无人应答,仿佛他们都失去了声音,只敢将目光埋藏在阴影之中。
片刻的沉吟,公仲秋韵的声音再次响起,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:“薛晓栋,率领八万精兵,迎击姜高国大军。骆钦衡,率领六万兵马,抵御丽罗国侵袭。”
话锋一转,他看向一旁的大臣:“张爱卿,粮草的筹措,刻不容缓。万不可让浴血奋战的将士,因饥饿而折损士气。”
张甘闻言,立刻躬身奏道:“陛下放心,微臣已有几处筹资之法,定能确保前线粮草无虞。”
“甚好,即刻着手实施。”公仲秋韵的声音掷地有声,为这场关于国事的讨论画上了句点。群臣继续就战事细节展开讨论,最终,公仲秋韵下令各自回去准备,朝会就此散去。
……
凌嘉城内,募兵处人头攒动。为了弥补兵力上的悬殊,朝廷广开募兵之路。叶培凯和席立滨,两位熟识的年轻士子,在此地偶然相遇。
“席世子,您也来报名前线?”叶培凯略带惊讶地问道。战场上的凶险,他再清楚不过,大长公主竟能放任席立滨涉险?
席立滨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,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笑意:“覆巢之下,安有完卵?大丈夫当持剑而行,拯万民于水火,岂能袖手旁观!”
“说得好!”叶培凯豪情万丈,“那我们便一同随骆将军,打得那些蛮夷哭爹喊娘!”两人相视而笑,谈笑间,并未注意到身后不远处,一位老者正带着一位清秀少年,认真填写着募兵信息。
兵卒看到老者在“医术”一栏写下“精湛”二字,脸上顿时喜气洋洋:“太好了!战事最怕受伤无医。有张大夫和您的徒弟在,我们便万事无忧了!”
张大夫只是温和一笑,待填完信息,便带着少年返回了自己的仁医馆。他轻轻为少年卸下脸上的伪装,露出一张清丽脱俗的面容。
“师父,谢谢您带我来报名。”骆汐黛吐了吐舌头,俏皮地吐了吐舌头,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。
张大夫眼中闪过一丝担忧:“姑娘,战场残酷,尸横遍野,你真的要去吗?”
“当然!”骆汐黛的脸上写满了坚定,“大嫂已回娘家,我已无后顾之忧。二哥、飞乾哥哥,还有元良哥哥,他们都要奔赴战场,为宁裕国的百姓浴血奋战。我骆汐黛,身为骆在全之女,岂能落后于人?师父,我会一些简单的医术,可以为您打下手,我不怕苦,不怕累,求您带上我吧!”
“好吧。”张大夫看着眼前这个鲜活、纯粹的年轻生命,重重地点了点头。他深知,正是因为有这些甘愿为国捐躯的年轻人,宁裕国才拥有希望。
时间如同指缝间的流沙,转瞬即逝。出兵之日,两路援军的高级将领们,在向帝师辞别后,身披铠甲,毅然出征。
……
岁月流转,四季更迭。秋末冬初,距离将士们策马奔腾离开京城,已过去两个月。一封封捷报,如同冬日暖阳,接连送到了公仲秋韵的案头。
骆钦衡将军所向披靡,丽罗国大军两度溃败,被迫退守兖州。
薛晓栋将军英勇无敌,收复了靖川,将姜高国军队逼退至宁裕国边境线。薛将军正乘胜追击,欲乘势追击。
夏州王将军也成功抵挡住了三个小国第二次的联合攻击。
宁裕国上下,举国欢腾。那些尚未收复的土地上的宁裕国百姓,在得知援军连连大胜的消息后,士气大振,纷纷揭竿而起,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。姜高国和丽罗国,因此陷入了镇压叛乱的泥沼,焦头烂额。
……
凌嘉城,青州宫。
这两个月来,公仲秋韵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处理战报之中。他甚至直接宿在了书房后的内室。吴迎蓉,这位关心他的王后,不时会送来亲手制作的食物,生怕他劳累过度。
这晚,她再次来到书房,却见公仲秋韵正在德元殿与几位大臣商议军情。她没有打扰,只是静静地坐在书房内,等待着。
她将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放在书案旁的桌子上。或许是命运的安排,她手上的金戒指突然发出“咔嚓”一声脆响,裂开一道细缝,随即“啪嗒”一声,掉落在地上,骨碌碌地滚到了内室的床底下。
为了不打扰公仲秋韵处理政务,她一向亲力亲为,屏退宫女。此时,无奈之下,她只得弯下腰,在床底下摸索。片刻之后,她的手指触碰到一个微小的凸起。好奇心驱使下,她轻轻转动了一下,一个隐藏的暗格,赫然出现在眼前。
她心头一阵犹豫。公仲秋韵如此竭力隐藏的东西,被自己发现,会有什么后果?然而,好奇心最终战胜了内心的恐惧。她小心翼翼地伸出手,从暗格中取出一个古旧的木头盒子。盒子里,是一卷画轴。一股不祥的预感,瞬间攫住了她的心脏。她颤抖着手,缓缓展开画轴。画上,是一位倾国倾城的少年,左眼角一颗朱砂痣,为他平添了几分风情。那人,正是骆钦衡。
画风细腻,笔触生动,显然出自公仲秋韵之手。吴迎蓉心中暗叹,究竟是怎样的爱意,才能将一个人画得如此栩栩如生?又是有多深的思念,才让这画轴的边缘,被摩挲得如此光亮细腻?
她觉得自己像一个天大的笑话。枕边人,竟然深深爱恋着另一个男子?思绪万千,精神恍惚。她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将画轴塞回暗格的,只觉得心神不宁。她摸了摸手上的戒指,魂不守舍地回到了寝宫。那一夜,她辗转反侧,彻夜未眠。